• 时讯中国网
  •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 收藏本站
  • 1
  • 时讯中国网
    聚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 >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前副会长曹远征接受羊城晚报记
  •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前副会长曹远征接受羊城晚报记

  • 发布时间:2024-12-13 09:30:54  来源:金羊网  阅读量:19971   
  •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比较优势何在?下一个“风口”又在哪儿?

    12月7日,在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主办的主题为“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 迈向世界最好湾区”的广州论坛2024年年会暨2025年国内外政经形势预测会期间,“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前副会长、中国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专访,对上述问题作了解答。

    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是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如何用好自己的比较优势?

    曹远征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本身是世界上一个比较特别的湾区,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全球人口最多的湾区,也是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湾区,更为本质的特点是,它是由两种不同体制的行政区域——内地与港澳联合的经济体,这不仅体现在经济体制不同,也体现在法律制度不同。“香港对中国很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香港是中国唯一一个适用普通法的地区,而普通法是全球商事活动中通行的法律安排。”在他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是融合,大湾区的相互融合可以产生全新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效能,这是大湾区的独特优势。

    对于大湾区城市之间如何避免产业重复竞争的问题,曹远征说,“我的理解可能跟大家有点不同。‘内卷’固然有它的缺陷,但为什么会‘内卷’?‘内卷’是不是一种方式?”

    他认为,在中国的市场竞争中,很多主体是靠规模竞争取胜,而规模竞争就表现为“卷”,“你可以说这种方式好也可以说它不好,但可能就是这种方式,通过规模来竞争,最终带来成本的持续降低”。

    “我并不是说‘卷’好,只是说它可能是一种生产方式,且这种方式在中国体现得更突出而已。换言之,不能用传统的西方观点看中国,传统的西方观点认为企业是利润最大化的组织,但中国企业可能是规模最大化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难言好坏,因为这不属于价值评价范畴,它只是另外的一种经营方式。”曹远征说,“在这种经营方式下,它的经济活动规律或者组织方式有别于大家在教科书中看到的方式,这可能是中国特色,是个很特别的现象。”

    大湾区要巩固和发展创新的基础

    今年11月2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显示,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排名全国第一。未来,广东应怎样用好创新能力优势?

    “我觉得广东要特别珍惜这种创新的基础。如果粤港澳之间能实现市场经济优势互补,那么制度创新会带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曹远征说。

    “现成的技术集成后,就会出现超大规模,出现复杂经济学中的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现象。为什么中国的新能源车会在比亚迪的工厂出现?其实就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创新。新能源车其实就是‘电池+车轮’,它的生产者不仅是电池厂,更多是和高科技相关,竞争的是导航技术、自动驾驶,而不是过去的发动机、变速箱,这是一个创新。”他说。

    “这个创新背后有什么逻辑?这是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他分析说,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要发挥比较优势,就会寻找成本最低的路线,就会与其他市场主体形成协作关系,这种协作关系由于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所以它会出现以需求引导生产经营的活动。

    “在大湾区,能发现很多这样的创新。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只要你能想出来,它就能给你实现,这是创新的机遇。”在曹远征看来,对广东来说,巩固和发展这种创新的基础,就一定会有新的创新出现。

    大湾区下一个“风口”是服务业

    曹远征介绍,超大规模性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它源自规模效益。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不断增多,会摊薄成本,然后出现规模效益,最终结果是出现了边际成本。在这个过程中,成本持续下降,收益不断上升。当企业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会停止,因为边际成本会影响规模。

    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生产网络具有高度弹性和全球化的特性,这与改革开放进程及大湾区的制度安排密切相关。对于大湾区来说,“如何维持和巩固并发扬这种超大规模性至关重要,也就是如何把具有自身禀赋的所谓大规模变成经济学意义上的超大规模经济。”

    “如果从中国未来发展看,我们认为大湾区的下一个‘风口’正在到来。”曹远征表示,当迈入高收入社会,服务、消费就位居第一位,会转变成服务型社会,服务型社会中同样有规模效应。

    在他看来,下一个“风口”是服务业。一方面是生产性服务业,“大湾区产业中服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服务和生产不分家,这是大湾区产业的一个特点。”另一方面是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在内的生活性服务业,“它不仅仅是指饭馆、旅馆,还指高端服务业——医疗、教育”。他认为,这是大湾区不少城市近年来陆续开办大学的原因。

    展望未来,曹远征谈道,大湾区发展面临新阶段,“过去大湾区的产业发展很成功,下一步主要看能不能在服务业、在社会发展上更上一层楼。我认为大湾区是有条件的,因为它涉及不同体制、不同制度,融合后一定会产生新的效果”。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2024年毕马威中国工业制造行业峰会暨第一届智能制造科技50榜单发布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网罗天下
  • 普惠金融进乡村!宁夏银行金融活水助力春耕备耕 普惠金融进乡村!宁夏银行
  • MacBookAir将被重命名为“MacBook” MacBookAir将被
  • 三文鱼当中富含了哪些人体需要的营养? 三文鱼当中富含了哪些人体
  • 华为鸿蒙加持,AITO能否让赛力斯高端起来 华为鸿蒙加持,AITO能
  • 2022款江铃皮卡域虎7售价10.48万元起 2022款江铃皮卡域虎7
  •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即将上映 关注冰球少年家庭亲子成长历程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即将
  • 新疆:冰雪旅游点燃寒冬热情 新疆:冰雪旅游点燃寒冬热
  • 运筹帷幄定基调,步调一致向前进——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侧记 运筹帷幄定基调,步调一致
  • 置业指南:盘点蔡家区域12月部分新开楼盘 置业指南:盘点蔡家区域1
  • 首页 | 新闻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
  •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时讯中国网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  网站地图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邮箱:bgm1231@sina.com